“假”时代能否唤醒“真”良知
如今,作假行为似乎无处不在,假货、假学历、假养生、假景点……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136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0.5%的人肯定自己没遇到过作假行为。具体来说,85.1%的人遭遇过“短信诈骗”,83.7%的人遭遇过“假货”,77.0%的人遭遇过“盗版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了“假”的时代,“假”和我们如影相随:衣食住行,哪一行也不少。难怪有人不无调侃地说,“三聚氰胺”是中国人在奶粉里的“发明专利”。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就连唐骏这样的“成功人士”居然也说,“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虽然我们 “复制”唐骏的成功很难,但是,我们要“复制”唐骏的造假能力或许有过之而无不及。坊间人们常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斯言甚是。因为“假的终究是假的”,纸包不住火。
打假人士方舟子说,“造假是有社会基础的。很多人之所以痛恨造假,不是出于义愤痛恨造假本身,而是痛恨自己没有造假的机会,所以有了机会,也会参与造假。”
此话有几分道理。“造假”污染到的已是社会的土壤我们还能期望在这样的土壤中长出什么诚实的果实呢?所以不少专家学者惊呼,“我们正在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
据调查显示,当我们遭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造假”时,有61.7%的人选择“忍了”。当然,大多数当事人不愿和造假人“较真”,还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造假人钻法律的空子,法律对造假人惩治不严,当事人维权成本太高等。但是,不管怎么说,有61.7%的人选择沉默还是向社会传递了可怕的信号。
无信不立,不诚不行。造假风气到如此地步,已到了非壮士断腕大胆整治不行的时候了。我们必须尽全力张扬一种以“诚信”为基石的社会价值观念,让对“真”的追求成为社会发展真正的动力。其次,应该用规范严格的法律对各种造假行为进行严惩。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扎紧制度的篱笆和拿起法律的利剑,让“造假行为” 失去社会基础,成为过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