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外债状况是怎样的?
从1979年起,中国借用外资相继经历了“五五”末期和“六五”初期的起步、“七五”发展和“八五”、“九五”迅速发展几个阶段,对外债务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不仅反映在国际资本来源从以往的少数国家(如50年代以苏联为主,70年代以日本、西德、美国为主)扩展到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而且更反映在有关债务统计指标的巨大变化上,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债务规模、债务结构以及债务监测指标几个方面。
1、外债规模连年扩大
中国外债规模是连年扩大的。80年代初期,中国借用外资每年不到100亿美元,到1995年突破干亿美元,1997年末达到了1309.6亿美元,比1979年增加1287.8亿美元,增长59倍,平均每年递增25.5%,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特别是90年代以来,债务余额迅速增加,1997年中国债务余额占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的比例为7.4%,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债务大国。
2、外债期限结构合理
从外债期限结构看,短期外债所占比重先升后降。在80年代上半期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比重曾超过40%,后逐渐回落,被控制在20%警戒线以下,1997年末短期外债余额181.4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13.9%,外债期限结构合理。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中国短期外债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3、外债来源结构稳定
从外债来源结构看,官方外债和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基本稳定。中国政府已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了双边政府贷款关系,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确立了长期稳定的大规模贷款合作。近年来在中国外债总额中,国际商业贷款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而来自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也基本稳定在30%左右。来源结构的稳定有利于对贷款的统筹安排。
4、债务指标良好
从外债监测指标看,各项指标良好。中国偿债率基本维持在14.5%和63.2%,均低于一般国际标准,各项指标良好。
相关知识拓展:
外债的种类有哪些?
1、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2、外国政府贷款;
3、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
4、买方信贷;
5、外国企业贷款;
6、发行外币债券;
7、国际金融租赁;
8、延期付款;
9、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还的债务;
10、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
由此看出,外国的股权投资如外商直接投资和股票投资就不属于外债。
-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