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北京 北京  | 
天津 天津  | 
河北 石家庄  |  唐山  |  秦皇岛  |  邯郸  |  邢台  |  保定  |  张家口  |  承德  |  沧州  |  廊坊  |  衡水  | 
山西 太原  |  大同  |  阳泉  |  长治  |  晋城  |  朔州  |  忻州  |  吕梁  |  晋中  |  临汾  |  运城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  包头  |  乌海  |  赤峰  |  呼伦贝尔盟  |  兴安盟  |  哲里木盟  |  锡林郭勒盟  |  乌兰察布盟  |  伊克昭盟  |  巴彦淖尔盟  |  阿拉善盟  | 
辽宁 沈阳  |  大连  |  鞍山  |  抚顺  |  本溪  |  丹东  |  锦州  |  营口  |  阜新  |  辽阳  |  盘锦  |  铁岭  |  朝阳  |  葫芦岛  | 
吉林 长春  |  吉林  |  四平  |  辽源  |  通化  |  白山  |  松原  |  白城  |  延边朝  | 
黑龙江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鸡西  |  鹤岗  |  双鸭山  |  大庆  |  伊春  |  佳木斯  |  七台河  |  牡丹江  |  黑河  |  绥化  |  大兴安岭  | 
上海 上海  | 
江苏 南京  |  无锡  |  徐州  |  常州  |  苏州  |  南通  |  连云港  |  淮阴  |  盐城  |  扬州  |  镇江  |  泰州  |  宿迁  | 
浙江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嘉兴  |  湖州  |  绍兴  |  金华  |  衢州  |  舟山  |  台州  |  丽水  | 
安徽 合肥  |  芜湖  |  蚌埠  |  淮南  |  马鞍山  |  淮北  |  铜陵  |  安庆  |  黄山  |  滁州  |  阜阳  |  宿州  |  六安  |  宣城  |  巢湖  |  池州  | 
福建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三明  |  泉州  |  漳州  |  南平  |  龙岩  |  宁德  | 
江西 南昌  |  景德镇  |  萍乡  |  九江  |  新余  |  赣州  |  宜春  |  上饶  |  吉安  |  抚州  | 
山东 济南  |  青岛  |  淄博  |  枣庄  |  东营  |  烟台  |  潍坊  |  济宁  |  泰安  |  威海  |  日照  |  莱芜  |  临沂  |  德州  |  聊城  |  滨州  |  荷泽  | 
河南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南阳  |  商丘  |  信阳  |  周口  |  驻马店  | 
湖北 武汉  |  黄石  |  十堰  |  宜昌  |  襄樊  |  鄂州  |  荆门  |  孝感  |  荆州  |  黄冈  |  咸宁  |  恩施  |  直辖县  | 
湖南 长沙  |  株洲  |  湘潭  |  衡阳  |  邵阳  |  岳阳  |  常德  |  张家界  |  益阳  |  郴州  |  永州  |  怀化  |  娄底  |  湘西  | 
广东 广州  |  韶关  |  深圳  |  珠海  |  汕头  |  佛山  |  江门  |  湛江  |  茂名  |  肇庆  |  惠州  |  梅州  |  汕尾  |  河源  |  阳江  |  清远  |  东莞  |  中山  |  潮州  |  揭阳  |  云浮  | 
广西 南宁  |  柳州  |  桂林  |  梧州  |  北海  |  防城港  |  钦州  |  贵港  |  玉林  |  南宁  |  柳州  |  贺州  |  百色  |  河池  | 
海南 海口  |  三亚  | 
重庆 重庆  | 
四川 成都  |  自贡  |  攀枝花  |  泸州  |  德阳  |  绵阳  |  广元  |  遂宁  |  内江  |  乐山  |  南充  |  宜宾  |  广安  |  达川  |  雅安  |  阿坝  |  甘孜  |  凉山  |  巴中  |  眉山  |  资阳  | 
贵州 贵阳  |  六盘水  |  遵义  |  铜仁  |  黔西南  |  毕节  |  安顺  |  黔东南  |  黔南  | 
云南 昆明  |  曲靖  |  玉溪  |  昭通  |  楚雄  |  红河  |  文山  |  思茅  |  西双版纳  |  大理  |  保山  |  德宏  |  丽江  |  怒江  |  迪庆  |  临沧  | 
西藏 拉萨  |  昌都  |  山南  |  日喀则  |  那曲  |  阿里  |  林芝  | 
陕西 西安  |  铜川  |  宝鸡  |  咸阳  |  渭南  |  延安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榆林  | 
甘肃 兰州  |  嘉峪关  |  金昌  |  白银  |  天水  |  酒泉  |  张掖  |  武威  |  定西  |  陇南  |  平凉  |  庆阳  |  临夏  |  甘南  | 
青海 西宁  |  海东  |  海北  |  黄南  |  海南  |  果洛  |  玉树  |  海西  | 
宁夏 银川  |  石嘴山  |  吴忠  |  固原  | 
新疆 乌鲁木齐  |  克拉玛依  |  吐鲁番  |  哈密  |  昌吉  |  博尔塔拉  |  巴音郭楞  |  阿克苏  |  克孜勒苏  |  喀什  |  和田  |  伊犁  |  伊犁  |  塔城  |  阿勒泰  |  直辖市  | 
台湾 台湾  | 
香港 香港  | 
进入 >> 查看300个城市
您的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教育 > 冤案奇案 > 张灵甫杀妻疑云:间谍妻子偷走军事文件? > 正文

张灵甫杀妻疑云:间谍妻子偷走军事文件?

2015-09-22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参与人数:452人   评论:
        


  以往,在大陆出版、上映的《红日》、《南征北战》等影视文学作品里,他是刚愎自用、作恶多端的国军将领;而在近年问世的一些历史传记作品中,他又是英勇善战、为国尽忠的抗日名将。要了解民国传奇人物张灵甫的一生,还得从头一一道来。

  关中书生

   1903年张灵甫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东大村一个家境殷实的农家。八百里秦川奔来眼底,三千尺黄沙漫卷西风。在此种自然环境中成 长的许多关中人性格豪爽。张灵甫也是如此,小小年纪就成了“孩子王”,并在求学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灵性。一路从小学读到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时西北五省 的最高学府),成绩都是“杠杠地”。在省立一师读书期间,张灵甫遇见了足以影响他一生的人物——曾与孙中山齐名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这是怎么回事?

   张灵甫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还非常喜欢书法,自读私塾之后即练笔不辍,习得一手颇有功力的碑体字,渐渐在学校乃至西安城有了名声——校方甚至为他举办个 人书法展览。(几十年后,张灵甫的同窗、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师哲还在回忆录里提到这件事,“张灵甫与我同窗四年,写得一手好字”。)

  就在这时,于右任到省立一师视察来了。

   于右任是革命先驱,也是书法大家。当他得知省立一师有位学生把何绍基(晚清书法家)的字临摹得惟妙惟肖时,就想认识一下。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于右任面前 张灵甫并不露怯,当场挥毫写下几幅大字。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就能写出如此雄劲的书法,令于右任惊叹不已:“好字,好字。后生可畏!”

  在这之后,于右任与张灵甫成了忘年交。多年以后,当张灵甫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于右任做了他的指路人……

  1923年,张灵甫毕业后回到老家,在学校谋了一份教职。金鳞岂是池中物,他一边教书,一边认真考虑起自己的前途。后来报考北京大学历史系,居然一考即中。那一年,张灵甫刚刚20岁。

  当时的北京大学是中国思想最活跃、文化最多元、运动最频繁的地方。走在未名湖畔,到处都有人在慷慨激昂地演讲、辩论,热闹得跟过年一样。不久,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当吴佩孚正在前方指挥酣战时,作为讨奉第三路军司令的冯玉祥却悄悄率领军队班师回京,实行兵谏,一举扣押了“总统” 曹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北京政变”。政变发生后,冯玉祥通电邀请孙中山来京共商国是,又把“总统”曹锟拉下马来,还将早被废黜的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几套“组合拳”一打,北京政局为之一变。

   这一切对张灵甫影响太大了。此前,学生们经常上街游行示威,口号喊得山响,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可几年过去,贿选“总统”曹锟还是稳坐钓 鱼台,一点皮毛都没伤到。倒是冯玉祥一声令下,北京城就一夜“变天”。现实给张灵甫上了活生生的一课,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大丈夫当拨乱反正,旋乾转坤, 措国家于磐石之安,登斯民于衽席之上,而吁衡大局,非武力不足以除强暴,非破坏不足以言建设……”

  恰在这时,张灵甫发生了“经济危机”。他依父亲之言离开了北京大学,当然他并不是真要回家种田,而是开始了“投笔从戎”的第一步。

  投笔从戎

  在经过短暂的“驻豫军官训练团”生涯之后,张灵甫于1925年秋天来到了广州。由于于右任的介绍信,他成功报考了黄埔军校四期。

   不过,他在黄埔军校的日子没有想象中顺利。黄埔军校是军事院校,理科很重要,偏偏张灵甫重文轻理,在甄别考试中成绩较差,被编在预备军官团二团二连(成 绩好的学生则进入军官团)。凑巧的是,另一位日后赫赫有名的学生,也被编入预备军官团二团,但在三连。嗯,他就是林彪。

  1926年3月8日,黄埔军校举行了第四期的开学典礼。张灵甫与林彪、刘志丹、胡琏、袁国平、李弥、唐生明等人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长达21年的戎马生涯。

   张灵甫生性好静,学习期间表现得并不活跃,也很少参与政治活动。但他在这里潜心学习军事课程。黄埔前几期的学生所接触的大人物、教官在当时都是一流的, 如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邵力子、周恩来、张申府、萧楚女、恽代英等,都曾给他们讲课或演讲。另一方面,张灵甫在政治上完成了转型,成 了蒋介石的忠诚拥护者。

  杀妻悬案

   1926年10月,张灵甫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一军第一师。在北伐和对红军作战中,张灵甫因英勇善战,从基层军官开始,历任排 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3年,经人介绍,他与来自四川广元的女学生吴海兰结婚。不久,女儿出生了。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小日子。

  事业爱情双丰收,张灵甫的前途看起来那么美好。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张灵甫举枪杀害了结发妻子吴海兰。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今仍有疑点。

   一种说法是:张灵甫所在的胡宗南部队,一直在川陕一带与红军打仗。战事紧张,张很少回家。时间一长,难免冷落了寓居西安的妻子。一次,在前线作战的张灵 甫突然得知妻子有了外遇,怀着百般滋味于1935年春节请假来到西安,并带着妻儿回老家省亲。在老家,张向妻子询问此事,妻子缄口不言。张灵甫气急败坏, 战场上刀口舔血的生活,已经改变了昔日认真、沉着的书生性格。狂怒之下,他对枕边人举起了手枪……

   坊间另有一种说法:张灵甫不是怀疑妻子有外遇,而是怀疑她可能是“共党间谍”,直接导火线则是妻子拿走了自己的军事文件。究竟哪种说法才是真相?不得而 知。但当时陕西一带确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活动。而且据张家后人回忆,张灵甫1935年冬回家休假时,头几天与妻子吴海兰再西安形影不离,很是快乐甜蜜。 回乡下老家后,才发生悲剧……

  杀妻后,张灵甫若无其事地回到部队继续当他的团长。可是,吴海兰的家人把状子告到了宋美龄那里。正在与宋美龄一起鼓吹“新生活运动”的蒋介石一听,勃然大怒。自己的学生无故杀妻,那还了得?于是,立刻吩咐将张灵甫送南京军事法庭查办。

  张灵甫本应被判处死刑,由于当时身患重病,侥幸逃过,后被拘押于老虎桥模范监狱。

  万家岭大捷:“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

  人生的黄金时代,却突然身陷囹圄,那段日子张灵甫连死的心都有了。正在这紧要关头,抗日战争爆发了。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日本集结最精锐的部队,叫嚣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日本人的进攻,打破了蒋介石的“绥靖”梦,让他不得不考虑抵抗问题。

   这时,黄埔三期生、非常欣赏张灵甫军事才能的王耀武向蒋介石进言,请求释放张灵甫。蒋介石应允了。张灵甫方得以返回部队戴罪立功。出狱后,张灵甫进入王 耀武的51师,担任153旅305团团长,奔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会战中,张灵甫身先士卒,获得了士兵的尊敬。战后,张灵甫又率305 团参加南京保卫战,驻扎在雨花台附近的华严村,与日军18 师团血战数日,直到接王耀武命令才率部突围。因作战有功,张灵甫被提升为 153 旅副旅长兼 305 团团长。

  张灵甫的“成名作”,是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万家岭位于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余公里,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山脉的统称,其峰不险,其貌不扬,但在74年前却是中国军人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1938年8月,日军第11军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九江)南犯。中国守军奋勇抗击,日军受挫。9月底,日军106师团第123团、第145 团、第147团和前来增援的101师团第149旅团深入万家岭地区——这就为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啃下106师团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10月7日,万家岭战役正式打响。中国军队第4军、第66军、第74军向敌军发起了总攻。日军虽然身陷险境,仍具备相当强的战斗力。为了歼灭106 师团,就必须拿下已被敌军先行占领的高地——张古山。张古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王耀武率51师久攻不下,无计可施。74军军长俞济时告诉王耀武:“张古 山我不管了,反正两天后,我要上张古山向薛岳报告战况!”讨论作战方案时,众人都觉得张古山不好打。就在这时,张灵甫突然发言了:“师长,张古山就交给我 吧!”“你有什么绝招?”王耀武很吃惊。张灵甫侃侃而谈:“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吧?魏国大将邓艾率领精兵从阴平(甘肃文县)出发,经过七百里杳无人烟 的地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出其不意地直捣蜀国心脏成都。我们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大军继续正面进攻的同时,挑选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爬上去 进行偷袭,一定能够起到两面夹攻的作用。”王耀武批准了这个作战方案。

   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轻装出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攀岩爬树,悄然突入敌军后背,全歼山上日寇,一举拿下张古山。疯狂的日军在飞机配合下又夺回了张 古山。张灵甫当夜趁天黑再次夺回阵地……如此反复拉锯,双方鏖战五日五夜。其间,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一边下令101师团不惜一切代价支援106 师团,一边打破飞机不夜航的惯例,不分白天黑夜对张古山狂轰滥炸,妄图炸出一条血路。张灵甫部伤亡惨重,他本人也多次负伤。但张灵甫挺到了最后。

  由于张古山的胜利,终使日寇 106 师团在万家岭几乎被全歼(只有师团长淞浦中将带几百残兵逃脱),这在整个抗战史上是唯一的一次——万家岭大捷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抗战三大捷之一。新四军军长叶挺称赞道:“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垂不朽。”

  遗憾的是,尽管取得了万家岭战役的胜利,但在整个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过分强调“寸土必争”,与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节节败退。到10月下旬,武汉三镇全部沦于敌手。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万家岭战役虽然成果巨大,可现在的知名度远远不如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

  当时郭沫若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他委派剧作家田汉前来采访张灵甫等人,以他们的事迹为蓝本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

  除此之外,田汉还挥笔作词,与著名作曲家任光一起创作了74军军歌: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

  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这首激昂如战鼓般的军歌,如今早已消散在历史的烟雾中,但当年,它曾鼓舞了无数热血青年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责任编辑:华阳]
发表我的评论
0/5000字
网友评论
暂无留言